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文|朱晓培

校对|大道格

近两年,从数据口碑双丰收的《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到火出中国的《赘婿》、《将夜》、《扶摇》等,这些大热的优秀作品,都是由网络文学IP改编而来。这些作品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同时更进一步成为走向海外,讲述中国故事的生动案例。

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新时代的课题。“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未来十五年,将是中国文化产业从“大”转“强”的关键时期。其中,打造更多中国文化符号,同时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就要求更多优质的中国故事站台背书,快脚步、高质量的向外输出。

但是,究竟要如何接好下一棒,强化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文化符号?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名誉主席范小青在两会提案中提到:“以‘科技+文化’打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

包括范小青在内的多位委员看来,如今我国正值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大浪潮下,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以数字化方式帮助文化产业转型,同时充分利用新文创方式,是当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解题思路。

而以中国文化为根基,背靠互联网而生的网络文学,就有着天然优势,能够成为当下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记录者、传播者。

孕育优质IP的土壤

2001年,林庭锋在网络上用“宝剑锋”这个网名创作了一部叫《魔法骑士英雄传说》的网络小说,在拿到实体出版稿费之后,他创办了起点中文网,开启了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时代。随着起点中文网为代表的文学网站的成立,众多网络作家纷纷上线,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网络文学创作。

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较2020年3月增长475万,占网民整体的46.5%。据艾媒咨询测算,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将达416亿元,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在中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看来,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如今已成为与美国好莱坞、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列的“世界四大文化现象”。

背靠互联网,可以说,网络文学天然就是数字化的产品。

它给所有作者提供了更加公平与更低准入门槛的创作平台,推动人民创意的爆发。同时,网文作家和读者的交流是即时性和零距离的,有时还会根据读者意见对内容进行调整,所以他们不仅了解读者、观众的需求,而且有着非常开放的创作心态。网络文学不但是对传统出版机制的变革与扩充,其本质上也是新时代的一种数字化文化生产方式。

而今天网络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以其丰富的题材、多变的风格,成为了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IP源头,为面向其它艺术形态的改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庆余年》出现在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潘凯雄的两会提案中。这部网络小说阅读超过2000多万,同名电视剧160亿次点击量,在海外也圈粉无数,YouTube单集播放量超过66万。

“网络文学已经是中国文学领域不可忽视的一种形式,它的流量体量让传统文学望尘莫及,即便挤出水分,依然足以说明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潘凯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新华社瞭望智库《面向高质量的发展:2017-2018年度IP评价报告》显示,2017-2018年度共274个国内互联网文化IP中,网络文学与原生IP占比最高,达27.7%。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2019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网络文学IP改编作品数量接近1万部。网络文学IP与影视剧改编融合得愈发紧密。

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导的《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就证明,优质网络文学IP值得剧改。阅文旗下聚焦中国工业发展的《大国重工》、玄幻题材的《诡秘之主》、科幻题材的《第一序列》,以及逐浪网旗下反映空军机务官兵的《天梯》,在潜力表中位列第一阶梯。

网络文学IP化输出

文化产业具有供给决定需求的特点。要用文化产业来推动优秀中国故事的生产与传播,就要从供给侧发力,实现提质增效。以电影产业为例,根据国家电影局2019年底发布的数据,2019年共生产电影故事片850部,但全年票房过亿的只有88部,其中国产影片仅为47部。我国电影行业这种投资大影响小、票房高口碑低的窘境,很大程度是因缺乏把资源转化为原创型符号开发的能力导致的。

我国海量的网络文学IP为影视剧的改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由于一些企业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对IP进行改编时,出现了只重流量不重内涵,过度消耗IP的现象。

但其实在新文创的思路下,IP的打造是一个长线过程,这当中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对原著的世界观、人物、剧情甚至是美学呈现进行合乎逻辑、富有深度和内涵的扩充以及再创作。

2018年腾讯提出了新文创的概念,而新文创模式下,诞生于网络文学的IP,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链重要的创意源头,并链接了游戏、动漫、电影、小说等不同数字娱乐产业。而影视动漫的改编,又会反哺作者,延长了IP的生命周期,完善IP产品生态圈。

“最关键的是要让文学生态产生更大价值,推进以IP为核心构建文化生产方式,由‘文’开始,‘化古为新,化一为万’。”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对于网文IP改编,有这样的想法。在他看来,好的IP改编,应该是影视动漫作品与IP互相借力,互相驱动。

以《从前有座灵剑山》为例,依托于阅文签约作者“国王陛下”的仙侠类小说《从前有座灵剑山》这个IP,先被中日合作改编成了动画片。由于动画片上映期间在国内外好评如潮,阅文又先后启动了漫画改编、电影改编、网剧改编以及手游计划。

今年热播的《赘婿》,基于阅文同名小说改编,是继《庆余年》之后的又一个爆款内容。整个改编过程中,形成了一条高效开放的IP链条:阅文影视发挥IP源头作用,提供对原著内容的理解力,并辅助开发;腾讯影业在坚持“高品质内容平台”基础上,挖掘《赘婿》的影视改编价值,扮演枢纽的角色,邀请新丽入局,组成三驾马车共同开发局面;新丽则凭借优秀的制作能力,对原著进行合理改编并进行影视化制作,满足更多用户的口味及观看需求。作为“三驾马车”推出的第一部作品,《赘婿》迎来了开门红,自开播以来其人气一直居高不下,拿下了12个猫眼日播放热度冠军,并成为今年爱奇艺首个热度破万的剧集。

纵观这些热播内容,可以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优质文学IP通过文创的精良制作呈现,再借助影视漫游“放大器”作用覆盖更广泛用户,进而推动了网络文学IP的“破圈”。

《庆余年》的剧版改编中,主角“范闲”没有了原著中的“油腻感”,更受用户欢迎。而“王启年”的扮演者田雨更是凭借这一角色获得了白玉兰最佳男配角奖。可以说,成功的网络文学IP的影视剧改编,能够在原著基础上,以更丰富的IP价值和更充沛的情感,成功通过市场考验,进而延展IP的生命力,实现更长线的IP塑造。

“花开海外”的窗口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的世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真正能够走出国门,影响世界的文化产品,依旧是少之又少。哪怕是对于我们的邻国来说,也是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更胜一筹。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阿颂西曾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日韩文化对东南亚年轻群体影响较深。相比较而言,中国当代文化存在感不足。

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随着数字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不同国家人文交流日益增多,中国文化借助互联网,越来越多地来到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各个角落,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网文。

网络文学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率先成为海外读者了解东方故事的新窗口。早在2004年,起点中文网就开始向全世界出售网络小说版权。当时的《鬼吹灯》因为太受欢迎,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越南、韩文等,在海外多个地区发售。

但相比网站上同步追更,版权销售的方式显然过于古老。为了满足海外读者追更的需求,同时把中国文化输出海外,2017年5月,网络文学领军平台阅文集团上线了以中国网络文学英文翻译作品为主的海外门户“起点国际”(Webnovel)。起点国际与北美、东南亚为代表的世界各地的译者和译者组进行合作,上线超1700部中国网络文学的英文翻译作品。到2020年,起点国际海外原创作品也已超16万部,世界观和故事架构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蕴含着奋斗、热血、尊师重道等中国元素。

据媒体报道,菲律宾用户平均每天在“起点国际”浏览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市场规模达到4.6亿元,海外中国网络文学用户数量达到3193.5万。

同时在出海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中,不乏反映历史、记录现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IP。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的《天道图书馆》,来源于东方神话传说故事的《巫神纪》,弘扬中华多样性美食的《美食供应商》,展现现代中国都市风貌和医学发展的《大医凌然》等众多作品,都受到海外读者的热烈追捧。网文出海向世界呈现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同时自信、现代的中国形象。

“故事是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虽然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但全世界读者都喜欢读故事,故事具有世界性。”阅文签约作者“唐家三少”曾表示,我国的网络文学经过了逾4亿读者验证。在走向世界时,蕴涵在故事中的中国文化也将走向世界,更多外国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文学来了解中国。

《庆余年》火到国外后,外国网友讨论最多的,就是中国古代睡的是什么枕头?他们觉得,剧中主角居然每天躺在石头枕头上睡觉,真是个硬核男孩。海外影视评分网站MyDreamList上,有一位用户在《赘婿》的评论区写下这么一段话:“这绝对是我的今年最佳。表面上似乎这是一部轻松的喜剧,但我没想到随着笑声而来的还有心痛和眼泪。这是我第一次写评论,可见我是多么喜欢它。”

“中国对法国的文化吸引力越来越强,”在巴黎一所中学任教的尼古拉说,在他们学校,不少学生都想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在他看来,一些中国影视作品让国外观众看到中国“异国情调”的一面,令他们意识到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以及各种审美趣味跟西方大相径庭。

类似的讨论在海外的用户群体中并不少见,因为这些IP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海外用户通过网文IP及其相关的衍生形态,深入了解中国的人文精神和时代风貌。

这些网络文学以及基于网文IP改编的作品,在海外的受关注度不断提高,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当国家实力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自信,也就会吸引越来越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但就像《成就新时代的中国文化符号:2018-2019年度文化IP评价报告》中点评的一样,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决定中国文化“走出去”成败的关键所在。

要想更好完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任务,为中国文化产业打开国际市场,为企业拓展全球空间,就不能沿袭“流量为王”、依赖人口红利的传统思路。更深入地挖掘文化价值、 从而更充分实现产业价值的“新文创”,是新时代文化领域的有效发展路径和生产方式。

作为最早被好莱坞接受的中国导演,吴宇森曾说过,自己是在“用西方的技术,拍东方的故事”。正如全世界观众通过好莱坞大片认识纽约的繁华、通过韩剧感受首尔的潮流。今天,数字化趋势和新文创,给更多创作者提供了向西方讲述东方故事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