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南小街有一个约1600平方米的小院,两扇红色的大门像一位历经风雨的老人,厚重里渗透着沧桑。大门上用白漆书写的四行大字虽然有些暗淡,但依然清晰可见:“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悔不悔,看看烈士精神伟;怨不怨,学学英雄多奉献。”左侧门柱用红漆写着:“雷锋资料展览馆”,门楣上一幅雷锋的头像已模糊不清了。这个看上去有些破旧的小院与邻近崭新的住宅楼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极不协调。

看守这个小院的老人叫何朝海,是一名转业军人。这个小院就是北京雷锋纪念馆,是何朝海倾其所有,为雷锋在北京安的家。

一个从没见过雷锋的老兵,却与雷锋相伴了一生。

北京雷锋纪念馆创始人何朝海

何朝海的雷锋缘

何朝海有一个和雷锋相似的童年。1948年12月,何朝海出生在安徽省肥东县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家里人多粮少,瘦弱的他1岁时还站不起来。为了活命,父亲把他送给镇上一个姓徐的人家寄养,一直到9岁才接回家。3年自然灾害又让何朝海成了一名流浪儿。1960年3月,何朝海离开家一路乞讨到福建省沙县,原本是寻亲,路上却把母亲写给他的地址弄丢了,后被沙县城关第一小学收留。

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就像一股春风,一夜之间,吹遍祖国大江南北。1963年3月7日,何朝海联合班里的7名同学,自发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得到了班主任俞婉情老师的支持。何朝海带领小组的同学们积极学习《雷锋日记》等书籍,并不停地在校园内外做好事。没多久,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先后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年底,何朝海被沙县教育局评为“学雷锋好少年”。那一年,何朝海15岁。

童年难忘的经历,在何朝海的心里早已种下了一颗善良与感恩的种子。随着这颗种子的发芽与成长,何朝海的人生目标也越来越明确:我一定要做一个像雷锋那样的人。

1969年秋天,何朝海光荣地成为一名北京卫戍区战士。如鱼得水,何朝海干好本职工作之余,还为连队开垦了一个菜园子。提干后,他成了一名身穿军装的“娃娃头”,部队特批他做起了专职的“校外辅导员”。1982年10月,何朝海转业了,因为是部队和北京市的“优秀校外辅导员”,被北京市政府作为特殊人才留在了北京。

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到地方,何朝海一直是“学雷锋、做雷锋、传雷锋”的带头人和践行者。但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要是在北京有一个雷锋馆就好了!

他给雷锋在北京安了家

1991年,何朝海拿出自己的转业费和多年的积蓄,加上战友们的资助,在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南小街买了一块地。当地政府得知是建雷锋馆,还给了不小的优惠。地长44米,宽36米,共1584平方米,2亩多一点。那一年,何朝海正好44岁。何朝海把这块地规划成了一个大四合院,盖了大大小小56间房子,有展览厅、阅览室、培训室、接待室、仓储室和值班室。刚开始的时候,何朝海给小院起了个名,叫“雷锋资料展览馆”。后来随着展览内容的增多,并且又增加了好几个馆,对外就叫“北京雷锋纪念馆”了,并到相关部门办理了登记注册手续。雷锋在北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何朝海把几十年来积攒的和雷锋有关的物品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有雷锋生前给地主家干活用过的马灯、读过的《毛泽东选集》、在鞍钢当工人时用的扳手、在部队训练时用过的木枪和存折照片......,加起来有一千多件,然后根据不同的内容布置在不同的展厅里。何朝海把每一件物品都当作宝贝,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因为每一件物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学习雷锋的资料

雷锋史料展览厅里有:雷锋精神的来源、雷锋精神的精髓、雷锋精神的根本、雷锋精神的概括、雷锋精神的宣传、雷锋精神的遭遇、雷锋精神的困惑、雷锋精神的研究、雷锋精神的发展、雷锋精神的传人、雷锋精神的守护、雷锋精神的抗争、雷锋精神的回归、雷锋精神的重振、雷锋精神的命名、雷锋精神的分享和雷锋精神走向世界等22个板块。 另外,还有雷锋精神传人厅、雷锋工程展示厅......

北京市物价局曾批准北京雷锋纪念馆可以适当收费,何朝海也兴冲冲地跑去印了几千张门票,还出了一些纪念册、杂志和自编的雷锋故事集。但准备开馆时,他却犹豫了:“雷锋做好事从不留名,义务帮助了那么多人,我们宣传雷锋精神还卖票,这不太合适。” 于是,当纪念馆迎来第一批参观者时,每人手里多了一张免费门票和一本雷锋故事集。这一免费,就是几十年。

何朝海向群众赠送报纸

这个不起眼的小院成了当地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教育基地。何朝海的工作更加忙碌了,既当馆长又当讲解员,每天来参观的学生、军人、机关干部和群众都门庭若市,从外地赶来参观的群众也有很多。何朝海常常忙得一天只吃一顿饭,讲解的时间长了,晚上嗓子干得沙哑疼痛。两个月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纪念馆就是他的家。幸亏有了众多志愿者的加入,才缓解了何朝海的一些工作压力。 每年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前后和寒暑假,都会迎来参观的旺季。参观淡季的时候,何朝海与志愿者们也会把雷锋资料做成展板,搬到大学、中学、小学的校园和街道、社区里巡回展出。

从地方媒体到中央媒体,来采访的记者也络绎不绝。有时候一天要接待三四家媒体的采访。2003年3月5日,中央电视台以何朝海的“雷锋22种精神”为内容做了一期专访,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单位来电来函,索要雷锋精神的内容,何朝海总是兴高采烈地免费提供。

北京雷锋纪念馆的美好未来

时光匆匆,岁月无情。北京雷锋纪念馆初建的时候就很简陋,加上近三十年的风吹雨打,如今已经破旧不堪,近乎摇摇欲坠了。纪念馆已经到了非修整不可的地步,再支撑下去就影响群众的参观了。

北京雷锋纪念馆的旧貌

就在何朝海为重建资金的事愁眉不展之际,在《雷锋》杂志的引荐下,深圳一家公司愿意出资来帮助他新建北京雷锋纪念馆。并且双方已见面沟通,计划2019年就可动工,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就能竣工了。 展望新的雷锋纪念馆,何朝海兴致勃勃地说:“新馆建成后,我要用上现代化的展览方式,声、光、电都要有,让来参观的群众更加满意,享受到更好的精神大餐。只要群众满意了,我就满足了。”

对于北京雷锋纪念馆的未来,何朝海已经有了安排:等新馆建好后,他要组建一支新的管理团队,从“60后”“70后”“80后”到“90后”,形成一个阶梯状的学雷锋队伍结构。这也有利于雷锋精神后续的传承,为“雷锋事业”的人才战略储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等一切工作步入正轨,他就主要做些理论研究工作,具体的事情就让“后备力量”去完成吧!他相信,他们会比他做得更好!

长篇人物传记《把一切献给祖国》

现在纪念馆里有几万件文史资料,是何朝海用50多年的时间从社会各个渠道搜集而来的,有领导和朋友赠送的,有他自己花钱买的,也有他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这些资料都很珍贵,比我的生命都重要。现在虽然由我保管,但将来还是要交给国家来管理。”何朝海说:“新雷锋纪念馆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我准备单独留出两层楼来,把雷锋杂志社和其他几个全国学雷锋的机构都邀请过来,免费给他们使用。这也是我多年的一个愿望。” 2018年8月,由雷锋杂志社精心策划的长篇人物传记《把一切献给祖国——共产党员何朝海“把雷锋精神的种子广播在祖国大地上”的故事》一书正式出版,已在全国发行,受到全国读者和学雷锋组织的热评。

何朝海手提报纸去赠阅

几十年来,北京雷锋纪念馆接待参观的群众、师生和各国友人达500多万人次;组织宣传雷锋展览1000多次,参观的群众和师生达1000多万人次;何朝海到全国各地作学雷锋报告3000多场,听众达600多万人次;何朝海创办的《中国雷锋报》已坚持办报36年,发行了700多期。而他做的这一切都是免费的,从来不收一分钱。北京雷锋纪念馆在各省设分馆36个。何朝海和他的纪念馆先后被各种媒体报道过11300多次。(文:李怀勇)

来源:《雷锋》杂志

编辑:赵媛媛 主编:夏一萌 总监制:吴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