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781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果世界上真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你是否想拥有呢?就像二十年前的惊悚大片《死神来了》,还有几年前的大热韩剧《当你沉睡时》,不少影视剧里的主人公都拥有某种预知未来的能力。有的能梦到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有的能看到他人生命的倒计时,还有的人只需触摸一下某个物体,就可以“看”到它的前世今生……这些超自然能力乍一看很神奇,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一个人真的能预知未来,对本人来说还真不一定是种奖赏。在小说《约翰的预言》中,就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被上帝选中的人约翰·史密斯是美国缅因州的一名中学教师,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他的生活比名字还要普通。直到有一天,他和女朋友莎拉一起去镇上的游乐场,奇怪的事情便发生了。当时是万圣节前夕,就在游乐场即将打烊时,他俩经过一个幸运大转盘。在摊主的邀请下,约翰押了一点钱,打算随便玩一玩。没想到约翰赢了。于是他乘胜追击,继续玩了几轮,竟每一轮都赢了!约翰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每次都能押对数字,就像潜意识中有股力量在驱使着他。眼看他赢得的美元即将堆成小山,莎拉突然感到很不舒服,似乎是吃坏肚子了,约翰便不得不迅速结束游戏。他开着莎拉的车把她送回家休息,自己则叫了辆出租车回家。人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当约翰和出租车司机闲谈之际,他们的车被迎面驶来的两辆车撞飞了,那是两个学生在深夜违规飙车,出租车司机根本来不及闪躲……约翰没死,但他成了一个植物人,每天靠呼吸机续命,一躺就是四年。在这四年间,他的女友莎拉逐渐失去希望,和另一个男人结婚生子了;而约翰的母亲,则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变成了疯狂迷信邪教的积极分子,不是说胡话就是做傻事,约翰的父亲也快崩溃了。就在大家以为约翰终将死亡之时,约翰奇迹般苏醒了,并且还有了一个“特异功能”:当他触碰某个人或物品时,就会像被人附身一样,说出他从对方身上看到的未来场景。 没有人想被别人看透通过这个特异功能,约翰看到他的主治医生有个失散多年的母亲,还看到一个护士家里的炉子忘了关火……出于善意,约翰会把自己“看”到的事告诉对方,但一开始根本没人相信他,直到后来事情真的发生,大家的第一反应却是……惊恐。没错,惊恐。约翰忘不了大家看他的眼神,当这些事被传出去,吸引来了很多媒体,大家对这个昏迷四年奇迹复苏的“特异功能者”十分感兴趣,却又都对他充满恐惧。没人想和他握手,就连他救过的人也开始和他保持距离。明明想要助人为乐,却得不到感激和理解,反而被人看作是异类。约翰的善良和责任心承受着巨大考验,于是他决定“隐姓埋名”,谎称自己有特异功能的事是假的。虽然遭遇了一阵“舆论暴力”,但好在他终于过上了宁静的生活。但好景不长,有一个警察盯上了约翰。在附近的一个小镇,发生了一起凶杀案,确切地说是六起。在这五年中,小镇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名女性遇害,她们中有年过七旬的妇女,也有年轻漂亮的高中生,最小的女孩才九岁!证据表明,她们都是被同一个凶手残忍奸杀的,但凶手却一直逍遥法外……负责这起案件的警官实在受不了了,当他发现他自己的女儿曾与凶手擦肩而过时,他崩溃了,他不敢想象如果是自己的女儿惨遭毒手会怎样。于是他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联系了约翰。 孩子,你真是太天真了一开始约翰是拒绝的,因为之前的众多经验都告诉他,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救世主”,他没有能力拯救每一个人。但冥冥之中,他被某种“使命感”推了一把,于是他跟随警官前往案发现场。该死,现场竟又围满了记者,他们出色的记忆力使他们很快就认出了约翰,闪光灯向四面八方袭来,谁知道明天的报纸头条上又会出现怎样的标题呢!约翰觉得无所谓了,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触摸了案发现场的那块草地。一瞬间,他像变了个人一样,一阵自言自语之后,他恢复了冷静,转过脸对警官说:“我知道是谁杀了她们,你原来离他太近了……”这次成功的破案经历又打破了约翰宁静的生活,每天都有大量的信件和包裹涌入他的邮箱。有人让他帮忙找孩子,有人让他帮忙抓小三,还有人让他帮忙查明事故发生的真相……“它是一种天赋,也是一种诅咒”,约翰对自己的特异功能感到厌恶,他已经失去了太多。他失去了四年的青春时光,心爱的人也另嫁他人,他的母亲因为受到他的刺激而死,他的腿每天只要站久了就像有人拿着长长的尖刺扎他一样疼……眼看自己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莫名的头痛也总是说来就来,约翰自伤自怜:“难道我就不配拥有一点儿最起码的清静吗?”事实证明,他不配。在某种机缘巧合之下,他遇见了格雷格,一个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美国众议院议员的无党派人士。在此之前,格雷格是一个内心残暴的小镇镇长,他戴着安全帽如小丑般在竞选演讲台上上蹿下跳,但不知道怎么的,他竟靠这独特的魅力俘获了大量的民众。确认过眼神,他不是好人,约翰的特异功能被再次激发,当他和格雷格握手时,他看到了格雷格几年后当上总统的样子,以及他所带来的的世界性灾难……“如果你能乘着时光机穿越到1932年,你会杀了希特勒吗?”约翰现在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拯救世界不是我的责任,那是精神病人的责任,只有精神病人才会想当然地试图拯救世界!”上帝给他赐予了这种天赋,又下达了这样荒唐的使命,那一刻,约翰突然希望自己死去…… 惊悚外衣下的人文关怀《约翰的预言》是“现代惊悚小说大师”史蒂芬·金早期的作品,原作名为《死亡区域》,出版于1980年。 提到史蒂芬·金,大家最先想到的除了世界经典《肖申克的救赎》,就是“恐怖”“惊悚”“诡异”等关键词。毕竟,讲故事“吓人”可是他的拿手绝活,甚至有读者扬言:“没看过他的书就不算胆子大……”史蒂芬·金与恐怖小说的缘分始于童年,据说在他两岁时的某天,父亲说要出去买烟,就再也没回来……在父亲遗留的物品中,他发现了一箱恐怖小说和杂志,这些小说打开了他想象力的大门,于是七岁时他就已经开始写故事了。大学毕业后,他差点被征去越南当兵。虽然后来因为体检不合格而作罢,但在他的作品中时常能看到与越战相关的描述,包括从《约翰的预言》中,就能充分感受到他是个心系政治的人。在专职写作之前,他当过工人也当过中学老师,这些经历都为他之后的创作带来了影响。比如这本书的主人公约翰就是一名中学教师,在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时很有一套……除了结合真实生活经历,史蒂芬·金的作品还有一个共通的地方,那就是无论讲了一个多么惊悚奇幻的故事,都少不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就像在这本书里,他让约翰这样一个平凡人物获得了预言未来的超能力,但却借他悲情的一生揭示了人性最现实的部分。毫无疑问,在现实中我们无法像约翰一样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会时常遇到和他一样的问题:如果你能预知某件事的结局,你会选择改变还是顺应?相信读了这本书,你会确定你的答案。福利时间

Kindle会员可以免费借阅

20万余册好书

扫码回复我要会员

参加活动即可获得月会员资格!

快快领取KU会员,畅读20万余册好书吧~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