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与老人 塞万提斯(惩恶扬善故事集塞万提斯)惩恶扬善故事集,
如果你稍微了解一点塞万提斯的生平,那就会惊叹于他怎么没被这跌宕的人生摧垮。他当过兵,负过伤,在人生巅峰被强盗掳走,回来已经时过境迁,之前立下的功勋统统做了土,只能艰难求生。他的写作主要还是为了改善生活,然而稿费微薄而不稳定,即使《堂吉诃德》获得大成功也改变不了他贫困潦倒的状态,终于在贫病中死去。
他的一生颇有点像自己笔下的堂吉诃德,坚守着高贵的品德,却一次次失败(虽然这种解读和作者自己的写作主题正好相反),当我们看到堂吉诃德向着风车冲锋的时候,在滑稽中莫名有种,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感觉,有点令人感动,或许塞万提斯写作此书也有自嘲的成分在里面?
另外有个梗,《堂吉诃德》中译本是杨绛翻译的,据说很成功,还被当成国礼送给西班牙……
|生平和创作
塞万提斯自幼跟随父亲,在西班牙过着动荡的生活,后来去往意大利参军,这是当时没有什么家庭背景的年轻人常见的一种上升路径,因为西班牙当时是出名的日不落帝国,国力强盛威风凛凛,处于上升期。塞万提斯在雷邦托海战立下大功,以能打敢拼轻伤不下火线而闻名,当时他正在发高烧,依然坚持参加战斗,并因此左手致残,人称“雷邦托的独臂人”。后来两年又参加了几场战役,受到西西里的总督、西班牙舰队司令、西班牙亲王堂胡安的赞许,堂胡安还亲自给退役的他写了推荐信。
在他离开那不勒斯的路上,船只被土耳其强盗劫持,强盗看了推荐信,以为他是个大人物,向他索要高昂赎金。他在5年内逃跑四次,均以失败告终,但在其中表现出的大义凌然和无畏精神让敌方也不得不敬重他。之后被家人和三位一体会的修士赎回。
回国后正值西班牙陷入正值和经济上的危机,在军事和外交上惨遭失败,国内气氛凝重,宗教裁判所对全国进行高压统治。他的英雄行为和功勋早就被人遗忘,现在他只是一个残疾老兵而已。
他的创作主要是为了稿费,为了补贴家用,但是稿酬微薄而不稳定。他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当军需官和税吏(莫泊桑好像也是这俩职位),但因为秉公办事经常得罪权贵,中间又入狱好几次。
终于《堂吉诃德》火了,虽然没给他带来太多经济收入,但好像走向人生巅峰不成问题。就在此时,他发现市面上出现了肆意扭曲原作的续作,于是带病赶写续集。转年塞万提斯因病死去。
塞万提斯除了《堂吉诃德》以外还有不少作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训诫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这是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包含12篇小说,7篇是流行的意大利爱情传奇小说,轻松活泼,注重情节,剩下的则是社会现实题材,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含义深邃。
|《堂吉诃德》
剧情在全书的要素中不是特别重要,只记叙主角堂吉诃德的三次出行经历。堂吉诃德是一个热衷于骑士小说的穷乡绅,立志恢复骑士道,于是外出冒险。第一次出马极为不利,被邻居用驴子驮回家,第二次他说服了一个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随从,路上闹出了很多荒唐事,第三次桑丘在一个小镇上当了总督,后来两人受尽折磨,最终堂吉诃德被骗回家,终于从骑士道的幻梦中醒悟。
本作的关键在于人塑和设定。
人塑上堂吉诃德和桑丘非常突出,形象具有复杂性,多种对立统一在一个人物形象中。
堂吉诃德首先是一个荒诞的丑角,他狂热地信奉已经过时了的骑士道,于是闹出了很多笑话。这种狂热让他成为一个疯子,但是在他的疯狂中透露出崇高来。他坚信骑士道,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理想,可以丝毫不顾及自身的安危,这种精神是使他具有理想主义者的光辉。而他所信奉的骑士道也不是11世纪那种封建领主的道德,而是在旧骑士礼仪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人文主义的内核。只要不谈骑士道,堂吉诃德就是一个学识渊博谈吐高明的学者,他追求的骑士道更多地具有除恶扬善的特点,他那追求人格平等天下大公,以及反对偏见和私有制的精神,是以托古改制的形式出现的。因此这个人物形象比较复杂,身上既有喜剧滑稽色彩,又有悲剧崇高色彩,荒唐中又透出高贵。
桑丘也是这样一个人物,堂吉诃德第二次出行时将其说服成为随从,那时主要突出这个小农的贪婪猥琐耽于幻想,也是一个丑角的形象。但是随着旅途继续,这个人物身上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人道光辉来。相比于堂吉诃德,他是认得清楚现实的,常常纠正他的主人,而他对堂吉诃德又不离不弃,堂吉诃德的理想也感染了他。到了第三次出游他被任命为总督的时候,桑丘简直就成了一个人格模范,一方面在任上断案如神明见万里革除弊政,但是又不贪恋权势10天以后就辞职,显示出道德上的胜利。不过桑丘的辞职更多地是认识到了他这样的管理才能在这个罪恶的社会里却没有生存的余地。
堂吉诃德和桑丘的荒唐悲剧,那种理想得不到伸张,只能表现为滑稽的悲剧,是和小说中的设定背景有密切联系的。《堂吉诃德》中的社会,突出一个丑恶腐朽,那是因为西班牙扩张国策受挫,陷入政治军事危机,国内的社会矛盾也开始激化,于是统治者转向使用专制高压来弹压国内局面。而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极大,之前扩张时期还能向外输出矛盾,向内建设阶级流通之路,现在则上层奢侈糜烂,下层民不聊生,从而演变出连绵的起义和镇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堂吉诃德和桑丘所代表的那些先进思想无法真正实现,也没法真正发展成为切实的新思想,于是只能以滑稽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
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思想和批判社会黑暗。
整体上说故事层使用了对比讽刺的手法,堂吉诃德的疯话和桑丘的傻话是用来讽刺现实社会的,两人之间的对比也很有喜剧张力。
文笔上充分吸收之前古典文学和那时的民间通俗文学的养料,语言时庄时谐,寓庄严与谐趣。
在类型上,本书是一本“反类型”之作,也即对盛行的骑士小说进行模拟讽刺。这种反类型是方方面面的,既有细节处的反讽,比如写堂吉诃德用其实小说惯用的套话赞美他心目中的爱人,但是这个爱人只是隔壁村一个粗壮的农妇,也有大处的反讽,比如整体结构就是仿照骑士小说中的游历冒险,但却充满了滑稽。本书基本榨干了骑士小说这一类型所具有的流通资本,此书大火之后骑士小说一蹶不振,在商业和声名上这一类型都被榨干了,这一类型群体迅速崩解,之后西班牙甚至再也没有出版过一本骑士小说。
本书对于小说这一体裁具有无与伦比的重大意义,被称为近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其将当时诸种叙事艺术的结构,尤其是流浪汉小说,融汇一炉,从而形成了现代小说的进本结构。塞万提斯的基本创作理念是偏向现实主义的,要求描写要模仿现实,但是又强调“凭空捏造”,强调虚构和艺术想象,还部分开创了“在典型社会中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