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母亲的微博内容在网上引发争议。她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给女儿讲过《海的女儿》这种“经典童话”,

最近,一位母亲的微博内容在网上引发争议。她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给女儿讲过《海的女儿》这种“经典童话”,因为她想告诉孩子,“没有人值得你付出自己的生命”。

“包括所有happy ending(皆大欢喜)的王子公主式童话也不适合讲给女孩听。她们不是只能年轻美丽柔善可欺,也不是只有嫁给王子这一种结局。”这位母亲写到。

一位母亲发布的微博引发争议/图自新浪微博

对于这名妈妈的表态,有支持的人认为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好妈妈,女孩子确实需要这种教育,而反对者则认为,这完全是强行将孩子代入成人视角,完全忽视了孩子在这其中感受到的真善美。

“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真的有“毒”吗?当这些传统的童话故事与现代社会父母的观念发生碰撞,讲还是不讲、应该如何讲这些童话故事让人为难,父母又该怎样寻找出路?

网友评论/图自新浪微博

英国女作家:

我也成了谴责公主“有毒”的女人

英国专栏作家赫弗齐芭·安德森(Hephzibah Anderson)回忆起自己的心路历程时表示,在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始终觉得这些将童话形容为“嗜血”“违背道德”的母亲有些神经质。

然而,这一切都因为她自己女儿的降生发生了改变——她发现,在小女儿面前摊开一本安徒生童话的时候,她自己也陷入了失语。“当我为小女儿花大价钱买了一本精装版的安徒生故事之后,却找不到一篇愿意完整地读给她听的故事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一点。”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英国专栏作家赫弗齐芭•安德森(Hephzibah Anderson)

安德森写到,

“作为一个女孩的家长,我最关心的是这些童话中对于外在美的关注,以及这些故事在一张漂亮的脸蛋和一颗善良的心灵之间企图建立的那种必然联系。”

安德森表示,童话故事中对于外在美那种目空一切的夸奖,正是让孩子们,尤其是女孩子们在长大后花费无数时间PS自己的照片、与外貌焦虑不断斗争的源泉。“于是,刹那间,我甚至觉得这些童话也应该对我本人的成长经历,我本人在化妆、卸妆上浪费的时间,我对于爱情的很多错误观念承担责任。”

“是的,我也成为了那些会去谴责公主‘有毒’的女人之一。”安德森表示。

实际上,安德森的怀疑远远不是个例。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2018年一项最新调查发现,由于暴力和政治不正确,许多父母在给孩子们讲经典童话时改变了故事的情节。对于一些传统童话故事如《小红帽》《三只小猪》等,一些家长们甚至将它们的结局比作“恐怖电影”。

迪士尼动画片《灰姑娘》画面

这项由有声读书应用musicMagpie委托开展的调查,有数千名英国父母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四分之一的家长在与孩子分享童话故事时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发挥创意”,与此同时,另有16%的父母承认自己完全禁止孩子接触这些传统童话。

他们认为,这些经典故事表面上看起来天真有趣,但是仔细看故事情节和人物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在《小红帽》中,小女孩被狼活活吃掉,却被一个猎人用斧头剖开狼肚子救了出来,三只小猪也以他们杀死一头狼并将它吃掉作为结局……对于很多父母来说,这些结局令他们难以接受,认为这个结局“太过残酷”。

而除了情感认同之外,还有四分之一的父母认为灰姑娘打扫房间不合适,许多父母认为王子在睡美人睡着的时候亲吻她涉嫌“未经同意”,27%的人认为匹诺曹鼓励孩子说谎,而四分之一的人认为丑小鸭的故事提倡“身体羞辱”。

“其中一些故事已经流传了好几代人,其中很多故事在父母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被读给他们了。”musicMagpie市场总监利亚姆•豪利解释说,但时代已经变了,这些经典故事中有很多元素并不像过去那样真正融入社会。不仅如此,现在很多人会认为有些情节对于小孩子来说可以称得上恐怖。

《傲慢与偏见》女主:

从不让女儿看《灰姑娘》

这样的焦虑,在许多“名人父母”中也得到回应。

英国著名女演员凯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和克里斯汀·贝尔(Kristen Bell)都曾公开表示,对把迪士尼公主作为孩子们的榜样感到不安。

曾主演《加勒比海盗》《傲慢与偏见》的奈特莉在访谈节目《艾伦秀》中称,自己从来不让女儿看《灰姑娘》这种动画片。“(灰姑娘)在等待着一个有钱人来拯救她,我希望她永远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你应该)拯救你自己!”奈特莉说。

奈特莉在《艾伦秀》中称,从不让女儿看《灰姑娘》这种动画片/图自《卫报》

奈特莉补充说,她最讨厌的动画片还有迪士尼拍摄于1989年的《小美人鱼》(原著为《海的女儿》)。“这一点让我有点纠结,因为我实际上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我的意思是,这部电影里面的插曲非常棒,所以,她为什么要为一个男人放弃自己的歌声?”

与此同时,奈特莉对迪士尼近年来拍摄的一些热门影片《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冰雪奇缘》和《海洋奇缘》表示赞同——在这一系列影片中,女性和公主角色一反传统的“等待救赎者”,变得更加坚强勇敢,担当起了拯救者角色,而这样的改变在包括迪士尼动画等一系列儿童作品中,已经成为了新趋势。

《冰雪奇缘》的主演克里斯汀·贝尔,也表达了她对迪士尼经典卡通《白雪公主》童话的不满。

在一次采访中,贝尔说,她曾问她的女儿“你不觉得奇怪吗,白雪公主对老巫婆递过来的苹果问都不问就吃下去了。我永远不会从陌生人那里拿食物,你会吗?”

贝尔的孩子们说,“不!”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好吧,我做的是对的。”贝尔说。

奈特莉主演《傲慢与偏见》海报/图自豆瓣网

但是,贝尔的这种说法也在随后遭遇了反弹,很多人反唇相讥说她本来就靠着“公主”走红,却又对此横加指责。而贝尔随后在社交媒体上用推特回应了批评。她在给一位用户的回复中写到:“我很乐意把《白雪公主》和《冰雪奇缘》都发给你,你可以对比一下,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看看《冰雪奇缘》在为女性树立榜样方面已经走了多远。”

贝尔说,每件事都是给孩子们的一种信息,孩子们是海绵,能吸收一切,并通过他们所看到的来学习如何做一个成年人。“孩子们其实通常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所以,被人们代代相传的童话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真的要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安德森表示,她这种观念,在与另一名英国桂冠儿童作家、曾获哥斯达黎加儿童图书奖的萨利·加德纳(Sally Gardner)交流时受到了挑战。

萨利·加德纳/图自《每日电讯报》

“你(对童话)全部都理解错了!”在和安德森在电话里交谈时,加德纳叫了起来,“童话故事的力量其实非常强大,它包含了你所需要的一切,它们是现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并且它的魔力还在于,它能够让所有的孩子在其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加德纳举例说,比如在《汉塞尔与格莱托》中,快乐的孩子可以看到发霉的老房子,不快乐的孩子则看到美味的姜饼,受过创伤的孩子会去想象瘦削女巫手指的感觉。

加德纳解释,童话可以给孩子们以力量。如果将这些童话,随便哪一本,送给住在一栋高楼大厦的小格子间中的孩子——这个孩子可能之前终日困在一个吸毒的母亲和她的毒品交易伙伴之中。“在这种时候,这本童话就会像一条出路一样,会给予孩子希望。”

“而对于‘公主和王子’这种故事,首先要记住的一点是,孩子们并不需要认同她们。”加德纳说,孩子可以是其中任何一个人物,甚至可以将自己代入成女巫。最重要的是,这些故事是很古老的,它们是由那个年代没有权利的女性讲述的,向孩子解释这一点,就可以帮他们克服可能由此引起的对于外在美的过分迷恋。

而在如何为孩子们讲述这些童话故事的问题上,加德纳提出了简单的建议:等一等,别着急,“等到他们至少10岁,甚至12岁的时候再去读这些故事,并且确保他们看到的是比较像样的版本。”

实际上,“等一等”这种说法并不是毫无根据。

神话作家兼文化评论家玛丽娜·华纳( Marina Warner)在她1994年开创性的研究著作《从野兽到金发女郎》中指出,大多数童话故事最初并不是为儿童编写的。

最初的格林童话并非为儿童所著 /图自BBC

华纳表示,童话原本是穷人和文盲的文学作品,根本不适合儿童阅读。例如,格林一家是民俗学家和学者——正是英国人在19世纪出版这些作品的英文译本时将它们进行了编纂,使得这些作品摇身一变成为了“儿童文学”。

“这些故事是关于普通庶民的,它们的核心要义往往是普通人能够战胜强权,能够逾越过这些权力的障碍。因此,在童话这种文学形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种精神贯穿始终,那就是勇气,要有希望,去争取胜利,包括通过使用智取这样的手段。”华纳表示。

为此,华纳指出,童话故事中其实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年轻女主人公,比如从《格林童话》到安徒生童话《格尔达》,透过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人们会发现爱尔兰和威尔士的童话故事中有很多非凡的女英雄。

“至于那些所谓的‘公主故事’,它们主要出自17世纪和18世纪初的法国作家之手。但在其中也能看到,有很多年轻女性摆脱了自己不想要的恋情。”华纳说。

华纳解释,而对于普遍存在的、对于女性美的迷恋,读者必须把它当做一个隐喻。童话中的超自然元素甚至可以教会即便最小的孩子们,可以将一些东西作为娱乐,但是不必要在生活中去遵守它。

“其实即便是小孩子也可以理解,故事的很多情节推动都取决于仙女的‘法术’,而现实中既没有仙女,更没有‘法术’。”华纳说。

而正是从这一点上,华纳强调了很多为人父母者忽略的一条重要经验——孩子们其实通常知道他们究竟在做什么。“而且,他们总是比我们成年人更聪明,更懂得如何凭借知觉去认知周围的世界。”

儿童作家:

我们正失去对童话的认知

实际上,另一个很多人忽略的事实是,在很多人争辩童话究竟应不应该给孩子看的时候,童话本身已经在持续衰亡、流失。

作家雷·德莱尼(Wray Delaney)说,在她25年的儿童作家生涯中,她发现年轻读者有一个关键的变化:她过去能够问他们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什么,而且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给出一个答案。但现在,当她向读者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举手回应。

“我们正失去对童话的认知。”德莱尼悲伤地指出。

鉴于从《魔戒》《霍比特人》的作者托尔金(JRR Tolkien),到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亚斯·拜厄特(AS Byatt)都曾把童话作为重要的灵感来源,童话的缺失似乎的确值得引起人们不安——它们曾经也是小朋友们的灵感来源,而现在,童话正在愈发式微。

魔戒作者托尔金/图自网络

而除了灵感来源之外,更有人指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童话更是一生纯良底色的铺陈,与对良善心灵的向往开端。

“童话的尺度并非道德、逻辑——尽管也并不完全豁免于道德、逻辑,但童话的尺度主要是一种美的想象力,这想象力的基础是对人性、世界的提纯。人该在幼年见识更多这样的美,越多越好,不论男女,既见识关于玫瑰和爱的尽头之美,也见识关于江山和湖海的尽头之美,这是童话(尤其安徒生童话)存在的理由。”微博网友“卢一匹”在自己批评上述母亲的文章中写到。

“我始终很庆幸,是安徒生的童话成为了我某种近乎人生的基本底色,基本信任的东西,雏鸟印随一样的东西。我庆幸我最初睁眼亲昵的对象是小人鱼的海,澄净到尽头,近乎镜面,一个人的心,先有这种镜面似的澄净,才因而有对世间枯枝败叶、复杂脸孔的纤毫映照。”“卢一匹”表示。

而安德森也表示,将当代社会的男女刻板印象归咎于童话,尽管是一个听起来振振有词的理由,“但实际上,它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让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固守自己的性别角色。”

而且,正如华纳所说,童话是一种“滚动”的文体——它们可以容纳无限的更新和迭代,这也正是《冰雪奇缘》《海洋奇缘》等一系列作品正在努力完成的使命。

红星新闻记者 翟佳琦 编译报道

编辑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