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庸去世了。

看别人纪念金庸的附属所得,有人重贴了周华健唱的《天龙八部》主题曲《难念的经》的现场版,终于在字幕里看清了歌词,才发现林夕写得这么厉害:“吞风吻雨葬落日”“欺山赶海践雪径”这动词,“天阔阔雪漫漫”“沙滚滚水皱皱”这情景,已经纵横东西南北、春夏秋冬四季;“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这画面,所有一切“偏教儿女情长埋葬”……

难念的经

作词:林夕

作曲:周华健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 爱竞逐镜花那美丽

怕幸运会转眼远逝 为贪嗔喜恶怒着迷

责你我太贪功恋势 怪大地众生太美丽

悔旧日太执信约誓 为悲欢哀怨妒着迷

啊 舍不得璀璨俗世

啊 躲不开痴恋的欣慰

啊 找不到色相代替

啊 参一生参不透这条难题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

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

贪欢一晌偏教那女儿情长埋葬

已经连续哼了好多天,粤语还是一句不会唱。只有在“啊”“啊”的地方能发出清晰的音。

.. 2 ..

我在知乎想法里贴了上面的歌词,有人说这就说明中文的好,外语远不能及,更别说他们没有李白。

顺便看到有人说“Sword of Morning”不如“拂晓之剑”,但我又觉得Morning就和拂晓差不多,ing形式也有动感,怎么区分高下?

.. 3 ..

前几天中央美术学院为庆祝100周年举办了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其中他们建筑学院主办的论坛请来了日本建筑师矶崎新。

围绕“建筑思想与挑战”这个话题,他的PPT只有两页。

(以上三张图,摄影:叶扬)

在我看来,这就是关于语言的。

他的问题是给所有汉字文化圈的人提出的:汉字的“建筑”,怎么反映英语里这些意义,它们所指的东西难道是一样的吗?

有人说,这不是应该他回答吗?

有人说,看似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 4 ..

我的朋友经雷在不久前问我balcony怎么翻,作为著名翻译家,他当然不是问普通的阳台。

果然给我发来下面这个建筑的图,图不是下面这张。

The Beekman, A Thompson Hotel, New York(图片来源:https://www.tripadvisor.com)

我说,这是跑马廊。

他问,是“宽、长到可以跑马”?

我英语比经雷差多了,没有图的话,我脑子里的balcony只有朱丽叶阳台,也就是室外的大多数凸出建筑表面的那种。

Juliet Balcony (图片来源:https://i.telegraph.co.uk)

所以我傻b兮兮地说,如果室内出现balcony有的是室内设计室外化的操作,在中庭吹拔下面模仿室外阳台。

他说,如果没有自然光的地方叫“阴台”,我会舒服很多。

我继续更加冒傻气地说,没有人会在没光的地方放个balcony。

他说,剧场是黑的,就叫balcony。

我说,那是楼座。(汗汗汗汗)

Capitol Theatre, West Virginia (图片来源:https://www.tripadvisor.com)

.. 5 ..

文字对应问题,实际上关系到建筑圈里的很多意义问题,比如“现代性”一词,中国人的理解真的对吗?我读到的一些东西似乎充满了看字说话的解读。

曾经有一天早上,我想以后可以请许多建筑学者和建筑师做一个游戏,邀每人写一段500字的关于“(建筑的)现代性”的理解,署名、交稿,让他们围坐成圈,工作人员在受邀者的身后读出他们各自所写的这段文字,再任由他们彼此互相纠正、质疑和提问。

我认为,请多少人来,就会写出多少答案,这些答案可能没有一个是错的,它们一定反映了这些人所接受的信息源,但读过英语、德语、日语的哲学、文学、建筑学文献的人,以及对中文有不同理解的人,都会说出不同的言之凿凿的答案。这个情况在英语、德语、日语里也有。

不久前在哪本书里看到有人提了一句说曾出版过一本1900多页关于现代性的文集,主要内容就是理清概念。

.. 6 ..

最近在读的书之一,李敬泽老师的《青鸟故事集》,我一直在手机上看,没有细看封面下方的字,那些小字才提示着书的内容。

在我看来,李敬泽是我狭窄阅读量里,为数不多的语言考究的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庞大的词汇量,加上机智,让他的语言保持着微妙的可诵读性。(你看我这句子就写得没有腔调。而他那种又远在我能力之外,连模仿都模仿不起来。)《青鸟故事集》里有好多篇是在借历史故事,讲语言、翻译、理解和更深的人性里模糊的东西。

一篇《飞鸟的谱系》,提到外国人亨特在他的《旧中国杂记》里记述的一个故事。

广东沿海捕到一个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印度水手,广州官员找到懂英语的中间商“老汤姆”(中国人),老汤姆听不懂印度人的话,又找来叫阿树的木匠,他因为跟水手做生意又懂几句水手的土话。要阿树当翻译,实际上他听不懂印度人说的,而他自己能说的外语都是推销商品和讲价的。

最后,有关印度人各种情况的问答,变成了即兴小说创作,老汤姆和阿树在围观群众和官员面前演了一出戏。老汤姆不断把官员的问题说成英语,阿树咕哝的话全在推销他的木盒子,听不懂英语也听不懂阿树的印度人在用他所能尝试的各种语言向围观的外国人求救,老汤姆向官员们说出他们想听到的答案。

有关语言的翻译,从马戛尔尼和他的队友到蒋介石与宋美龄,都没有得到过忠实的还原,也许忠实的翻译就不存在。

李敬泽原文的信息量和有意思的程度远比我上面说的强一万倍,我这种中文对中文的转译都是对文本的伤害。

.. 7 ..

前几天和给我们杂志做翻译的朋友聊起来,我们谈到是中翻英容易还是英翻中容易。

她认为中翻英容易,至少能先弄懂中文的意思。我并不同意。因为光是弄懂中文的意思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问题。

她说,英翻中有时候需要弄清楚一些典故,这也很麻烦,比如,前几天她翻译的建筑文章里有一篇用到note和score,翻着翻着她幡然醒悟这是指音乐里的词——音符和总谱。要不是她自己正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

我会翻成什么呢?不可想象……

.. 8 ..

在中央美院建筑论坛上,每个session都有一个对谈环节,中外大神坐在台上,时不时就有人说,我不知道同传是否准确翻译了我的意思,但我并不是说xxxxxx,我是说xxxxxxx。

那种时候,我感到人生毫无意义的轻松。“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