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廉洁自律故事集萃(一)(故事集小说)故事集,
古代官员廉洁自律故事集萃(一)
许度:织网捕鱼
明代祖朱元璋时期,常州郡守许度最爱吃太湖白鱼。有一次,一个渔夫为了打赢官司,挑了几条又大又肥的太湖白鱼送给他,许度谢绝了。渔夫不解地问:“你不是喜欢吃鱼吗?为何不收?”
许度回答说:“收了你的鱼,我就是受贿,就可能被革职,官职、俸禄都没了,我以后还拿什么买鱼呢?不如这样,等打完官司,你教我织网捕鱼吧。”
不久,案子审结,许度利用休息时间,学会了织网捕鱼技术。一次,朱元璋巡访到常州,许度大摆鱼宴招待他,朱元璋问道:“靠你的俸禄,哪来的银子买这么多鱼?”
许度说是自己下湖捕来的。朱元璋不相信,便与许度一起下湖,见许度撒网捕鱼技术果然和老到的渔民差不多。朱元璋龙颜大悦,当即赏许度纹银百两。
朱元璋对许度学捕鱼的事大加赞赏和推崇,致使后来许多的明初的地方官员都精通农耕、种值、养殖等生存之道。
任昉:不以一物还故乡
南朝梁时的新安太守任昉,在任上病逝。临纺前,他给家人和身边人留下遗言:“不许以新安一物还都!”因为京都是任昉的故乡,故而也就被人们说成了“不以一物还故乡”。
其实,即便任昉不留遗言,他也没有什么可带回京都家里的遗物。因为任昉去世后,遗产只有桃花米20石,其余别无它物,经济拮据致使家人没有能力为他办丧事。
任昉清廉而又简朴,活着在位时除了“不持一物为已有”以外,更是关心和爱护他治下的百姓。经常穿着普通人的衣服,防查四乡,走在乡间的小道上,随时处理百姓的申诉,尽心尽力为百姓排忧解难,深受百姓的称颂和拥戴。
与任昉同时代的南朝梁时的诗人、骈文家王僧孺评论说:“任昉以别人快乐为乐,以别人忧愁而忧,不带家产上任,赢得百姓敬仰回来,他的行为可以激励当地风俗,他的气节可以教化人伦关系,能让贪婪的人不贪图钱财,让怯懦的人有自立的勇气。”
于谦:两袖清风朝天去
明代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于珠宝白银。巡抚于谦在入京前,被同僚所劝:“你虽然不献金宝,但也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权作人情呀!”
于谦却举起两袖,笑言,带有清风!并作《入京》诗一首,诗曰:“绢帕磨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绢帕、磨菇、线香等虽不是贵重之物,但这些土特产皆是民脂民膏,岂能遭人祸害?我不贪不占、光明磊落,两袖清风正是我的本色,我守大节,更顾小节,怎会因此而失民心呢!
况钟:不带江南一寸棉
与于谦同时代还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名叫况钟,被百姓誉为“况青天”。在明天,地方官进京朝见或任职时,一般都要带搜刮来的金银珍宝遍送京城里的势宦权贵,所以,当时流行的一首民谣说:“知县是扫帚,太守是畚斗,布政是叉袋口,都将去京里抖。”
况钟赴京却不带一锱一铢的非分之财,在向前来饯行的苏州人民告别时,他作了一首《拒礼诗》:“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贱送,马前酒注如泉。”
况钟不仅具有分文不取的操行,而且更为可贵的是,还具有“民本位”思想:为民办事是本分,为官清廉也是本分,我并不是百姓的“父母官”,在任上所做的一切,也不是恩惠所施,而是职责所系,所以,对百姓的送行,仍深感惭愧啊。况钟用一首《拒礼诗》,赢得了百姓的更大尊敬。
吕僧珍:不用三爷
“三爷”者,少爷、姑爷、舅爷之谓也。
在古代的官场上,盛行任人唯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就成为了常见的现象。
可是,在南朝时期,担任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入直秘书省、总知宿卫的吕僧珍,有一次向梁武帝申请回乡扫墓。梁武帝不但答应了吕僧珍的请求,为了让他光耀门庭,还特意任命他为他老家南兖州的刺史。应该说,梁武帝这是给吕僧珍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创造了条件,给足了面子。吕僧珍完全可以借此机会给家族多谋些好处,更多地显示一下自己顾家的“能耐”。
然而,吕僧珍在南兖刺史任上,却极力做到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在家因公会客时,连他的兄弟也只能在外堂,不准进入客厅。他的一个侄子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刺史后,就放弃了贩葱的旧业,求吕僧珍在州里给自己安排个官做。侄子满以为,有个做刺史的叔叔做靠山,自己弄个一官半职的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没想到,吕僧珍却说:“我蒙受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只能在任上好好报效国家。而你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呢?还是赶快回到葱肆做你的小生意去吧。”侄子的要求就这样被他拒绝了。
吕僧珍为官,不用“三爷”, 一心想到的是报效国家,而不是光耀门庭、为己徇私。
王佑:品格高于官位
北宋初年,大名府节度使符彦卿被人弹劾有不法行为。太祖赵匡胤闻报,当即命兵部侍郎王佑代理大名府,调查符彦卿的罪状,并以宰相的官位相许——只要能把符彦卿的罪名坐实,就能当宰相。
这是因为符彦卿原为后周的一员大将,战功卓著,当年的地位不在赵匡胤之下。太祖功成业就,杯酒释兵权,唯独忌惮符彦卿的影响,没有轻易动他。现在有了借口,就想把他搞掉。王佑接受使命后,全力破案,案情其相很快便查清了。原来,符彦卿属下牙校刘思遇等二人,仗着符彦卿的权势,贪赃枉法、借势敛财,而符彦卿并不知情。证据确凿,王佑下令将二人抓捕归案。
这样的结果,太祖当然不会满意。王佑则一再解释,符彦卿并无罪行,并以全家百口的性命做担保。然后话锋一转,劝谏道:“五代国君都因猜忌心太重,而杀戮无辜,因此国运不能长久,祈愿陛下引以为戒,国家幸甚!”对这些话,太祖一句也听不进,王佑当即被贬为华州司马。
就在为被贬的王佑送行的宴席上,一位知道内情的朋友不无惋惜地说:“倘若王公你不那么耿直,稍微活泛些,那宰相的官位就是你的了。”王佑笑了笑,指着院子里的三棵槐树,说:“这是我亲栽下的树。知道我为什么要栽槐树吗?在周代,槐树象征着渊博的学问和崇高的地位,槐树上的荆棘则代表着正直的品格。只要王家子孙都能像槐树一样,即使我做不到三公的位置,我的儿孙必定能够做到,这三棵槐树就是标示。”
王佑的话果然得到了应验。到了宋真宗年间,他的儿子王旦就登上了宰相的宝座,任相长达十余年,并被誉为“平世之良相。”自此,“三槐堂”便成了山东王家响当当的堂号,袭承达千年之久。当年苏东坡有感于这段历史,写下了著名的“三槐堂铭”。并由衷地赞美道:“美哉盛矣,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多么美好啊!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
原作者:侗家一俗人
原链接:https://blog.sina.com.cn/s/blog_c00844610102wd1r.html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博客作者,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新浪客服。本账号将予以删除。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