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上海图书馆。

阅读动物书写,以一种新的方式理解社会与空间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实施的第一个月。

50年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联合国首次在会议标题中使用“环境”一词,并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

半个世纪以来,环境与气候恶化造成的种种连锁效应让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迫性愈发凸显,但现实也说明,我们的思考和行动还远未足够。

全球冠状病毒大流行可能是一个转折点,这场危机使得与人类长久居住在同一生活场域的非人“居民”变得可见。

在疫情封控中的上海,如何保护自己的伴侣动物一度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与动物相关的社会事件,也让我们意识到动物早已和城市中的人类生活紧密关联。

当人与自然的联结方式变化至此,作为整体的人类该如何创造一种新的相处之道,以便更好的共存于未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辉图书策划的新书《它乡何处?城市、动物与文学》,将城市空间视为思考动物议题的开端,结合文本分析、时事评论、伦理思考,并借由文学与艺术作品中看待动物的各种角度,探讨了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之间纠结错综的关系。

作者黄宗洁与她的著作《它乡何处》

在这次的推文中,我们希望呈现一些书中的内容,让大家可以为如何保护和对待与我们共享同一空间的动物找到行动和论述的支点。

1 从 野 外 到 动 物 园

动物园或许是多数都市人接近与“接触”野生动物的第一扇窗,它是校外教学的热门地点,也是许多父母带子女“认识自然”的优先选择。

长期以来,动物园亦以保育、教育的功能自居,“快乐天堂”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大象长长的鼻子正昂扬,全世界都举起了希望……告诉你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孩子们的快乐天堂”,不只是许多人朗朗上口的歌谣,也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与看待动物园的主流态度。

以上文字均摘自《它乡何处》

“之前的动物园只要展示动物的样貌就好了。但随着时代进步,一般人在电视与书籍上有更多机会可以看到热带雨林或丛林动物生活的姿态,因此有许多人觉得动物园里的动物‘不会动不好玩’、‘好臭’、‘好无聊’等等。”

那么,哪些动物会令游客感到有趣或可爱?答案是,体型大的动物、年纪小的动物与罕见的动物。

根据研究,动物的体型愈大,游客观看的时间就愈长;另一方面,只要围栏里有一只动物宝宝,游客停留在该处的时间就会增加一倍。

至于游客不喜欢某个展场的三个常见原因,则是“没有生命力、不喜欢那种动物以及看不清楚”。

以上文字均摘自《它乡何处》

旭山动物园的企鹅游行

近年来颇受瞩目的北海道旭山动物园,就以其“行动展示”的概念为号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旭山动物园最核心的展示理念是,希望展场的设计能“引出动物本来的行动,让参观游客看,至于什么是“动物本来的行动”也就是“接近野生状态,对动物来说为适合居住的环境之意”。

例如“对猫科动物来说,睡觉就是它们的工作,所以就让它们能安心地睡觉,并且高明地计参观游客观看”。

因此园区内远东豹的兽栏,设计成游客要抬头才能看到上方的豹,因为这对远东豹来说是处于优势的位置,能令它们感到安心;红毛猩猩的“空中放饲场”则是基于红毛猩猩在树上生活,以及不会掉落与不放手的特性,让它们在离地17公尺的高度用绳索行走;另外像是企鹅馆360度的水中隧道与冬季散步、海豹馆的垂直水柱等”,均是话题性与动物习性兼顾的例子。

以上文字均摘自《它乡何处》

推荐图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全书

《狐狸的微笑》

当人们钦羡大自然时,是否想到,自然环境正在遭受无尽的侵扰。吉林省专业作家胡冬林深入长白山原始森林二十年,为森林里的美丽生灵深情画像,青羊、熊、紫貂、狐狸、青鼬、星鸦……为我们揭开神秘大森林的一角,挽留即将消逝的它们。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全书

《最后的熊猫》

作者夏勒博士以特聘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的“熊猫项目”,从1980年开始,在四川山区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熊猫研究。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首批进入中国大陆进行研究的外国专家,夏勒以外来者的角度,将其当时与国内科学工作者和老百姓的来往以及各种生活小故事娓娓道来,为今天的读者重现了那个改革刚刚起步、思想开始解放的特殊历史时期。

2 当人遇见狗

狗作为同伴动物之中和我们最亲密的一种,却也可能是与我们冲突最大的。

当饲养狗的人越来越多,流浪狗的问题也相伴而生,对于狗在城市空间中该得到什么样的定位,遂更难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识——在狗身上投注认同与情感的人固然不少。

但相对地,觉得狗会造成人与其他动物安全上的威胁,应该比照“外来种”的移除逻辑,或是将狗视为城市污染与疾病带原者的声音,同样时有所闻。

2005年发生于美国的卡崔娜腿风即为一例。当时许多民众丧生的原因是为了宠物而拒绝疏散,其中一个令人心痛的案例是一位叫作菲·珀格(Fay Bourg)的女士,坚持要和自己的爱犬“杭特”一起撤离,否则不愿意上船。

搜救人员答应她之后,却把杭特丢出船外,亲眼看着爱犬消失在远方的珀格,始终无法从罪恶感中恢复,最后于2008年选择吞下过量安眠药身亡。……卡崔娜让人们知道“人跟动物之间的牵系是断不了的”。

以上文字均摘自《它乡何处》

推荐图书

长识别按二维码 阅读全书

《小狗菲斯》

这是一只平凡但不普通的小狗。它的名字叫菲斯(Faith:信念),出生于2002年圣诞节前夕,出生时只有两条健全的后腿和一条萎缩的前肢,因为不能像正常的小狗那样生活,连狗妈妈也想要杀死它。

幸好,朱迪一家(菲斯至今的主人)没有放弃它,通过持续不断地练习,菲斯最终学会了用两条腿走路,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3 当人遇见猫

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曾言:“人类驯服了狗,而猫驯服了人类。”

若观诸人与猫狗在漫长历史上的复杂互动,这样的二分法自然略显武断,也是对于“驯化”概念的挑战,但它确实言简意赅地指出了同是人类最常选择的动物同伴,猫在人类心中的意义,和狗的确有着微妙的差别。

猫在文学艺术中的形象不只复杂得多,更有趣的是,许多猫故事里往往还会显露出一种在人狗故事中罕见的近似爱情的迷恋。

多丽丝·莱辛《特别的猫》,可说是最精彩与经典的猫文学之一,不只写出了人对猫的情感,也生动地刻画了每一只猫独特的性格。

其笔下自尊心强、骄傲的“灰咪咪”与另一只“黑咪咪”之间的互动充满戏剧张力,让读者充分感受到猫这种复杂迷人生物的魅力,确实如莱辛所形容的那般灵动美好:“若说鱼可算是流水的具体塑像,那么猫就等于是风的图饰,描绘出那难以捉摸的风的姿态。”

但《特别的猫》之所以动人,并不在于莱辛对猫的礼赞,毕竟这样的主题几乎是大部分猫文学中的基调,而是她非常细腻地回溯了成长过程中和动物的关系,从而描绘出自身从非洲那样纯粹野性的世界,跨入伦敦这个足以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都会后,对于猫这种生物的理解和想象的变化,以及重新适应的过程。

当我们和莱辛一样,想要探问猫眼中的世界,并好奇它们在观察人们铺床、扫地、打包行李时,究竞看到了什么,其实也就等于参与了这场猫与人对“世界”概念的重新丈量。

以上文字均摘自《它乡何处》

推荐图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全书

《我是猫》

这是《它乡何处》书中提及的一本书。作者以一只猫的身份,俯视着日本当时的社会,俯视着二十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同时发出种种嘲弄和讽刺,塑造出一群自命清高、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形象。

发明棋盘的是人。如果说人类的癖好反映在了棋盘上,那么,即便说进退维谷的棋子儿的命运体现了龌龊的人类本性也不为过。

假如从棋子儿的命运可以推论人类本性的话,便不能不断言:人类喜欢用小刀把海阔天空的世界零切碎割,圈出自己的地盘,画地为牢,任何时候都不越雷池一步。一言以蔽之,也可以说人类是在自寻烦恼吧。

《我是猫》

4 以动物为主体的书写

动物书写(animal writing),是以动物为主体进行的相关思考与写作。

一直以来,动物书写若较偏向生态环境关怀或具有科学知识者,如刘克襄、吴明益、廖鸿基的作品,多半被纳人自然书写的框架中进行讨论,且自然环境又被切割为海洋与陆地,其中以鲸、海豚为主角的创作,就会另列为海洋书写或海洋文学。

至于较具有文学或寓言性质的,则会回到传统文学小说的文本分析脉络中。

吴明益在《它们曾经给了我情感教育》一文中,曾如此描述小学时为了找一个地方埋葬不小心被他压死的鹦鹉而走遍城中区的经历:

“在黑夜的台北市,我拿着两只筷子,在中华路的安全岛上为它挖了一个洞。那个洞至今都存在我的心的星球上。我常想,失去这些动物对我的情感教育,我一定是个贫乏、对其他人的存在缺少敬意与同情的生物。”

动物给了我们情感教育,我们从中学习爱,学习生与死,学习敬意与同情,让我们成为比较好的人。

它们不是机器,是和我们同样需要爱、会痛苦、有体温与触感的生命。

以上文字均摘自《它乡何处》

推荐图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全书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

这是《他乡何处》中提及的一本书。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当加拿大的大多数作家都在追随英国的文学传统时,写实的动物故事却作为加拿大一种真实的“土特产”脱颖而出。

西顿用第三人称叙事方法,让阅读者感到信服。他描写的都是一些真实的动物,而不是徒有动物外表的人。西顿展示动物的心理时,强调的是仇恨、寂寞、饥饿、痛苦这些最基本的感情,而不是更为复杂的人类的思想情绪。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全书

《海风下》

美国自然作家蕾切尔·卡森的第一部作品,比《寂静的春天》早了二十年。这部作品,让阅读者了解大海边缘生命的流动与循环,以及海洋、海鸟、鱼类无尽的美与神秘。

卡森在书中以生物的视角写作,透过视野不断转换,描绘出了海岸大环境以及海洋生物活泼而完整的面貌。

5 重新认识“人类世”

人改变与破坏地球的速度太快,快到许多动物的脚步根本来不及跟上。这是何以近年来,许多科学家主张以“人类世”(anthropocene)概念来理解当代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世”一词的出现,正是因为“许多专家认为地球已被人类改变得面目全非,因而可以认定全新世已经结束,应代之以另一个新的地质世代”。

于是尤金·史多谋(Eugene F. Storerme)及保罗·克鲁岑(Paul Crutzen)提出的“人类世”一词逐渐普及,标志着“人类的世代”之来临。不过,即使同样站在同意人类作为已改变地球环境的立场,看待人类世的态度也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

由此开展出的一连串讨论中,有两种完全相反的态度,一是认为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力量,重塑了自然亦将启动一个更好的未来;二是认为人类目前遭逢的环境危机,正说明了“他们其实既不明白,也无法控制大自然,无法掌握复杂的全球变迁,而人类世将人类意图和施为的失败,铭刻进地球的地质和大气之中”。

一直以来,将文化与自然、人与非人动物视为二元对立的两种互斥系统,始终是多数人看待生活世界的主流态度。

然而,人与动物关系的改变,其实与都市化的进程息息相关,这是一个持续与自然对话/对抗的过程。因此,若将动物抽离城市的脉络来思考,不仅不符合现实,亦无法真正梳理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

以上文字均摘自《它乡何处》

黛安娜·阿克曼的《人类时代》一书,就以多伦多动物园(Toronto Zoo)中专心玩着iPad的红毛猩猩开场,带领读者一同进入人类世之中我们所塑造出的世界。

她提醒我们 :“你不可能打造大理石或花岗岩的摩天大楼,而不在大自然里创造相对的虚空。”

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然使地球发生了几乎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自然与非自然的界线混淆亦成必然,只要观察如今生活在我们周遭的物种,就可看出人类世的城市如何严重改变了生物的生活方式与演化方向。

以上文字均摘自《它乡何处》

推荐图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全书

《第三种黑猩猩》

这本书是一部追寻和预测人类兴衰史的通俗读物。书中认为,人类与世界上两类黑猩猩的基因相似程度达到了98%,因此人类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第三种黑猩猩”。

但是人类对生死的理解,对语言、文化、艺术、农业的发展却使得人类有别于动物,这些特质推动人类建立社会,并实现政治、经济的发展,但是有些人类从动物祖先继承来的某些特质将会有可能最终造成人类社会的“自我毁灭”。

长按识别二维码 阅读全书

《我包罗万象》

在人类的生活史中,微生物常常隐而不现,只有当我们被因它们而起的疾病击倒时,才猛然意识到微生物的存在。

可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不仅从未缺席,而且必不可少。这本书将带领阅读者以“微生物之眼”重新认识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